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

房間

時間:20081024 週五 1930
地點: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
表演團體:飛人集社劇團
節目名稱:第十三屆黃冠藝術節<房間>
  看完這齣偶戲,有些許的感動。當下的我並不覺得,反而還覺得有點悶悶的,這齣戲講的是親情,特別著重於和父親的情感,在小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,他小小心靈童真的以為父親去了很遠的地方,過一陣子會回來,加上媽媽自己的懷念,把爸爸的房間原封不動的保留,房間裡的物件全都成了小傑對爸爸的印象,小傑長大後埋怨著父親的遠走,在某次整理父親的房間時,想起了父親的種種。由棒球、眼鏡、杯子等等,聯想起父親對自己的愛,慢慢的也釋懷了父親早離的事實,感謝父親對自己的好。
  上過偶戲課後,我深深覺得當我很珍惜某些東西時,我便賦予它生命,他參與了我的生活,不!或許是我參與了它的生活,在某些層面上我寄託了我的心靈給它,在另一角度上我讓它有了一個可以安身的位置。每一個物件都是會講話的,它訴說了你當時的狀況。在面臨考大學的課業壓力時,有天我熬夜到很晚,我邊玩著筆邊看書,隔天,考題不如預期,有一題,我深刻的覺得我有看到,我因該會寫,但怎麼樣都想不出來,讓我很懊惱,這時我看到昨天把玩的筆,就想起來答案了。筆它讓我不緊張,放輕鬆的考試,我很感謝它。他參與了我的生命,或許講參與了生命有點誇張,但至少它參與了我那次的考試。戲中小傑用棒球、眼鏡、檯燈、杯子……等等,想起他的父親,我想那是因為棒球、眼鏡、檯燈、杯子……等等物件,參與了他和爸爸相處的時刻,那些物品變成了想起父親的橋梁。我想這時就可以說,那些物件參與了小傑的生命,小傑因該會把它們永遠放在身邊吧!成為父親的影子,陪伴著自己。
  這齣戲的配樂,我隔外的喜歡,淡淡的悲傷,稱托出當時的情境,也沒搶過主題,恰到好處的扮演配角的工作,適當的時候大聲,重點在演員身上時,小聲的襯托。音樂的線條也讓人感到舒適。
  這是一部很舒服的戲,看完不會很快樂也不會過度的悲傷,淡淡的傷感,有點雅致的感覺,些許的文人氣息,那天晚上我哼著戲裡的配樂入眠呢!真是一場淡淡悲傷的藝術饗宴,很舒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